第11章 第11章
A+ A-

十八岁的少年不再如初见时那般稚嫩,眉眼俊朗清疏,眸光坚毅温润。

我家的境况早就闹得全镇皆知,宋致一定也知道,但他从没问过我。

心头刺了一刺,我不着痕迹地用手搓了搓衣摆,笑得不露破绽:

「不用,已经有好心人资助我啦。」

我跟他笑着讲起大叔离开的场景,还调侃他们连送钱的姿势都一样,讲到一半,宋致忽然出声打断我。

「许祸。」

夜光照着湖面波光粼粼,宋致的眼睛似也泛着涟漪。

他说:「我在北大等你。」

我张了张嘴,哑然片刻:

「好。」

24.

成长大抵便是如此。

你会在路上遇见很多人,又在下个路口和他们告别。

宋致去上大学了。

而我因为成绩优秀,也去了他曾经就读的隔壁镇的高中。

我妈开始变了态度。

她开始关心我的学业,开始对外人夸奖我读书优秀,开始给我零花钱......

我不拒绝,却也不接受。

我独自奔赴高考的战场,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。

......

查成绩的那天,宋致给我发了条短信。

「我找到你的资助人了,他在我们学校,没想到他才读大一。」

「我本来不确定是他,前两天见到他和你说过的李老师在一起,才知道他是李老师朋友的弟弟。」

我愣住,记忆徐徐翻到曾经的某一天。

李老师激动地拿着我的满分试卷,和我说:

「我朋友的弟弟去年参加了华杯赛,拿了全校唯一的满分......」

命运的齿轮,早已暗中开始转动。

「要我去帮你道谢吗?」

宋致发来新短信的同时,我刚点下查询成绩的按键。

时间仿佛静止了一瞬。

我从屏幕上抬起头,视线掠过空荡荡的网吧,最后停在满墙的奖状上。

良久,我弯起唇角,回宋致:

「不用。」

「我会当面和他道谢。」

25.

和三年前几乎一样的盛况。

小镇上敲锣打鼓,我妈激动地直搓手:「哎呦,这奖金得有多少钱呐,够还债......」

对上我冷淡的视线,她讪讪地止住话。

不一会儿,她又像找到了底气挺起胸,理直气壮地指责:

「怎么了?你读书这么多年还不是靠我们养着,你现在赚了钱,还不肯给家里用了?」

「我是你妈,你的钱还不都是我的......」

「会给的。」

来采访的媒体到了,我走出门,淡淡道:「这是欠你们的,我会还。」

能用金钱清算的恩情,都是最容易偿还的。

若这是我妈想要的,我不介意如她所愿。

26.

我走进采访镜头。

记者和善地先问了几个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,才一转话头:

「我们了解过你的家庭情况,从大山走出来这一路,你觉得苦吗?」

十年寒窗,我踏过泥泞,披星戴月,走过数百里路,踏破十几双旧鞋。

我曾在夏夜就着月光看书,也曾在冬日因冻疮提不起手,只能用牙齿咬着笔写字......

所有辛酸苦楚若是诉诸于口,怕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。

那些只有自己明白的过往,最后都归在云淡风轻的一个字里。

我笑了笑:「苦。」

「但也许正是苦难才造就了现在的你。你现在考上了最好的大学,会感谢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吗?」

我不假思索:「不会。」

「为什么?」

「赞美灿烂,而不是赞美苦难。」

我还懵懂幼小的时候,是李老师给了我不一样的启蒙。

「我只会感谢和我说这句话的老师。」

「感谢『远方网吧』的大叔。」

还有宋致,网吧里的好心人,学校里的老师,我的资助人......

「是他们造就了我。」

记者愣了半晌,下意识问道:「没有你的家人吗?」

我默了默:「我看到过一句话......」

「父母只能决定你的出身,不能决定你的出路。」

记者大概也意识到了什么,没再追问,绕过了这个话题。

收尾的时候,记者抛出最后一个问题:

「你还有什么话想说吗?」

我想起李老师留下的那道难题,我未完成的那篇作文。

——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另一个自己,你希望她的未来是什么样?

这道题不是如果。

这世界上确实存在着千千万万个「我」。

他们被贫穷所困,读书是件奢侈的事,小小年纪却已经葬送了未来。

我是最幸运的那一个了。

小镇的夏日骄阳似火,有风徐来。

我说:

「我希望每个被大山围困的小孩,最终都能奔向海的自由。」

(完)

  1. 上一章
  2. 章节目录
  3. 第11章

章节 X